長廊

向來很喜歡誠品R79長廊式的形狀。根據當日心情,可以從這個方向去,從另個方向回,也可以只擷取想要的段落。

這種原則上只有書店的誠品空間在時代裡體感稀少。樓上有誠品南西,這類整棟的誠品生活彷彿是主流,想買書要先穿越大量誠品感十足的店家,並穿越許多目標不在書店的群眾。偶爾我也是他們,在這一小鍋前候位的都市人,想著等下誠品點數可以進帳不少。

R79 顯得純粹一些,玻璃落地窗把書店內和捷運通道隔開這件事,或許是可以切割心情的。

這天異常煩悶,走進店內看見法律櫃換了位子。有些時候會很想逃避本業相關的文字,現在就是這樣的時候。於是決定轉身一直走,穿越歷史、國際局勢、穿越大量的勵志書、工作法,再一直一直走,走到了幾乎最後,到一些老出版社的櫃上。

可能就是突然覺得想做一點老派的事。超越許涼涼系列的老派程度。因此也快走經過了那一排,總是深得我心的中文創作區,那個右手邊。

最後走到了九歌、爾雅、洪範的櫃,這種小時候家裡書櫃有的、成年已久後還是一直存在的,感覺異常適合浮躁的日子。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哦,小時候在圖書館看過的書,像小時候很多書一樣有看沒有懂的書。發現二版九印是2022年,初版是1984年。真厲害啊,讚嘆一下西西。突然又想起來,喔,或許是因為2022年西西過世。快速翻閱,有一點微薄的印象,但仔細讀個幾段,不禁覺得1980年代的中文詞彙,和現在還是有些不同。那個年代應該還完全不流行財富自由、高敏人、安靜離職之類的現在四處喧嘩的詞彙。感覺是讀起來很安靜的書。好吧,就是今日的選擇了。

即便R79可以帶來一種沈靜感,還是覺得週五傍晚書店內的人口密度有點太高。再密集一點就要升高至有點不適的骨鯁在喉感。於是,是日在還可以保持平靜的狀態下早早去結了帳,回到中山與雙連之間的通道,回到北捷充滿現實感的時空,回到台北週五下班的人流之中。

不要落入壞人手中

又聽到一次,「我們要確保優勢留在好人的手上」。這幾年好像用不同語言聽到了類似這樣的話。選舉的時候、討論新科技發展的時候、講戰爭的時候。

好人一定要贏,要發展得更快,才不能讓壞人領先,也要防止新東西落入壞人手中。政權、新科技、勝利,都不能落入壞人手中。如果沒有落入壞人手中,那就沒事,繼續做。

這種對抗壞人的心情確實推進了許多人類的進步與生活品質。只是,壞人是誰?二分法總是偏容易,一刀切。有一邊一定是好人,正義的一方,我支持的那邊,事情一定有個正確答案。

拿歧視來和這種說法對話的時候,好像常常不具說服力也令人覺得沮喪。例如預測性警務好了,警察想要確保安全、保護人民,但對黑人加強關心。警察是抓壞人的,大家心目中警察應該不是壞人。「為了更多人的安全,針對一下還好吧?而且這在統計上也是事實?」這個時代的人們或多或少受過政治正確的訓練,不認同的時候可能也會知道喔現在社會不太允許這樣說了。像是森喜朗在奧運的失言風波後,被自己的孫女罵了,但大概也只是知道到這個程度,知道現在社會不能這樣說了,不過內心大概還是會覺得本來就是這樣:女性委員太多的話開會就會耗時。但我們不能把事實說出來。

有時候說出來的人會得到一些讚賞和支持,你做了我們不敢做的事,我們要跟隨你。

跟隨你,跟隨你。觀察新聞留言很有趣。納粹總該是壞人了,但每個伸出右手喊領導的都是壞人嗎?《心流》裡面說到集中營的員工可能也認為自己在做很有意義的事、完成工作任務,而達到了心流這樣的最佳體驗。1945以前,德鐵當時非常準時的鐵路網也完美地執行他的任務,往相同的方向運送大量的人,然後他們成為了草莓上的灰燼,這是房慧真寫的。

推得太遠會被討厭。多遠算是遠,不到一百年嗎?剛剛選出了極右派的荷蘭人民是壞人嗎?極右派是壞人嗎?想把移民都趕走的人是壞人嗎?移民是壞人嗎?誰是壞人?

我們是努力的好人,這沒有問題,問題都是來破壞烏托邦的那些人。

語言學習網站/App:Babbel 心得分享

自從兩年前在疫情期間抱著免費仔心情參加了Lingoda Sprint以後,心得文至今竟然也累積了幾萬人次的閱覽數,覺得好像有很多人對語言學習這主題很有興趣。後來因緣際會在歐洲朋友的推薦下,先前也嘗試起Babbel,它有手機版也有電腦版,並且可以學習非常多種歐語(包括英文,也包括俄文和土耳其文,這裡就先不定義歐語的範圍了)、現在還有印尼文,感覺未來還會擴張,想用自己步調學習的人可以考慮看看這個訂閱制的學習模式。

當然,先說,就像Lingoda那篇,這裡也有優惠連結可以提供。點選這個連結註冊的話會自動填入優惠碼,可以得到三個月的免費訂閱。

基礎介紹

跨裝置的訂閱制

首先,Babbel是訂閱制的,有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十二個月和終生方案。根據採用的幣別不同,價格也不太一樣,建議可以比價一下。訂閱越久的版本會優惠越多,而終生方案可以解鎖所有語言,以英國版的網頁而言,優惠的終生方案也才199.99美元(對,美元,不知道為何,而且同期間瑞士版的是CHF 299.99,差非常多),其實整體而言CP值非常的高,但它經常會說這是期間限定優惠等等的,所以大家可以多多觀望,在適當的時候下手,例如Black Friday。

訂閱後,可以使用網頁版、也可以使用App。我自己用網頁版的體驗比較舒適,因為經常要拼字等等的,實體鍵盤空間較大、畫面也比較大,但這只是個人習慣問題,手機的話隨時都可以開始學習。

語言種類

再者是可以學習的語言,有相當多種可能: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俄文、荷蘭文、波蘭文、丹麥文、瑞典文、挪威文、印尼文。西班牙文有分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不同版本,不過德文法文就沒有另行區分。它的網頁並沒有中文版,因此需要先會一個其他語言(我猜多數台灣使用者可能會用英文頁面)比較能達成理想的學習效果。因為以學德文為例,解釋文法和單字時,Babbel也會用英文來解釋。

學習方式

重點來了,所以Babbel到底在幹嘛?基本上它的課程就是區分主題,綜合聽說讀寫的練習,把語言知識切分成小塊小塊的練習,不斷複習。每個學習活動不用十分鐘內就可以解決,一天就算只花十五分鐘,持續下去也可以學到很多內容。

課程方面可以選擇以程度區分的、也可以選以主題分的,我個人認為教材編的相當不錯,偏有趣,也有很多生活流行實用字彙。程度的課程從A1到B2,零到中高級,使用者可能會發現一個級數其實沒幾個Lesson,但是如果切換到主題那部分,可以說是沒完沒了(?),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單字訓練、情境主題、商用等等,要全部解鎖其實應該也不太容易。如果真的解鎖了,相信應該也有一定的自信運用這門語言了。

這裡有幾個特色是:可以隨意地切換你想上的課程,此外,也有學習進度供參。另外,包括「說」的練習,它會辨認你的發音如何,對於已經有基礎的人也可以重新調整一下發音。而Babbel也有提供Podcast、雜誌等多元的配合資源,可以輔助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Babbel也有LIVE課程,但這不在一般訂閱方案中,是升級版的內容。這就是線上團體課程了,我因為沒有實際經驗,所以無法評論。(而關於線上團體課程,其實也是可以考慮Lingoda。)

和Duolingo的比較?

如果不介意花錢,Babbel在內容上的彈性比較高,可以選擇需要的內容。Duolingo和Babbel一開始都會進行程度測驗(也可以不做,從頭學),但Duolingo就要從它決定的關卡開始破關。雖然Babbel也像是破關制,但你可以自行選擇今天要學什麼部分,要跳級也可以。

而如果願意忍受廣告,Duolingo可以一直免費使用,語言的種類也更多一些。雖然Babbel也有設定每日學習目標、鼓勵大家連續學習的機制,但在這方面,Duolingo的貓頭鷹激烈程度還是比較高,設置桌面widget就會看到一些尖叫逼你來學習的貓頭鷹臉和恐嚇式推播。

效果上,如果目標是生活中的應用的話,其實我覺得都還不錯?雖然有時會有種這是不是紙上談兵的困惑,但不知不覺就是確實有累積一些東西,而且也它們都是會一直反覆練習到不記得也不行的設計。感覺語言學習最重要的還是環境,不斷暴露在相關環境就會進步,另外就是決心了。

優點與適合對象

教材的設計很生活化,單字、對話,都是生活情境可能發生的內容,並且把知識以較小的單位推出,讓學習者比較容易吸收,並且可以快速得到反覆複習的機會。當然,內容也算是有趣。

除了可以自由安排進度(可以單日暴衝)、時間(可以半夜睡不著開始學),更是完全與機器互動。這點我覺得非常非常非常適合不想與真人互動的許多現代人。待在家也可以學習。不過如果最終目的是要在生活中或學術上講話,雖然這也可以練習發音與口說,但畢竟不是自然的一來一往對話,可能不是長久之計。

另外,初學者可以嘗試用這個奠定一些基礎,有一些基礎的人也可以用此來強化。對於職場的應用應該很有幫助。但如果是目標在檢定或學術的高階學習者就沒有這麼適合,只是還是可以用來當作輔助工具。

可能遇到的問題

個人覺得可能會遇到的幾種問題:

第一,訂閱制最慘的就是花了錢就自我感覺良好而沒有實際使用。但這是這時代大家的人生課題(?)。

第二,因為沒有中文版,如果英文程度是還無法用英文來學習的人,可能不太適合。

第三,如果是以參加級數較高的語言檢定為目標,Babbel可能只能做為輔助工具。它雖然是一直問答模式,但並不是檢定的訓練。

第四,除非自己做筆記,內容可能只存在你的腦海中而沒有完整的書面教材(例如這個單元的重點整理成pdf可下載這種制度並不存在)。可以使用複習機制,但依然就是由系統決定你現在要複習什麼。如果突然想到哪個章節哪個單字,應該是無法查詢的。

一點小結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想要培養一種學習語言的習慣,Babbel是滿適合的,資源很豐富、也可以自己挑選想要開始的地方和想要學習的內容,包括聽說讀寫的全方位訓練,如果是終生版更可以用很划算的價格解鎖全部語言,對於想要廣泛學不同語言的人來說CP值真的高到不行。朋友在歐洲工作的公司就提供他們終生版訂閱資格,作為員工福利之一。

但如果你已經是高級學習者,那這可能只能用來複習,它的內容只有到B2而已。不過,以我個人經驗而言,語言學習終究是很難畫出具體的程度分界,尤其是我們身為會考試的亞洲人(抱歉使用了泛稱),雖然可以考過很高級數,但後續的每一天都可能會懷疑自己口說或實際運用真的有到這個程度嗎?如果想要培養語言學習的習慣,但又保持彈性(相較於真人課程),這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且自由度又比Duolingo再高一些,我覺得定位上是很好的語言學習輔助工具,但重點還是要看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學語言,再思考這個工具適不適合自己。

然而因為其訂閱制的基礎性質,成本也相對較高,不過在使用時,還是會覺得他們很用心製作內容,而且是實際用得到的內容,掏錢應該算值得。但如果你沒有這麼有決心、又想每天從手機學一點語言的話,就讓Duolingo的貓頭鷹每天從螢幕情勒可能會比較自在。

最後,再次分享,使用這個優惠連結可以得到三個月的免費訂閱,想試玩看看的免費仔們別錯過了。

空間移轉

每次要搬家前就會有種神奇的感受,想著我物理上在這個空間度過了這麼多的時間,但離去以後可能再也不會回到這個空間。

雖然也不一定,如果住處的後手是認識的人之類的,或許有機會再次進入這個空間。但那就不一樣了,而那種生活軌跡被覆蓋的感覺更加複雜,有時覺得,不如就別再見好。定位上有點像是小時候喜歡的人,沒必要知道對方中年發福後的樣子。

這世界這麼大,雖然住過許多地方,但還是覺得可以在地圖上指出一個特定的地點和自己產生連結是件難得的事。在這個地址發呆,看著牆壁,看著天花板,看著電腦螢幕,看著浴室的鏡子,拉開窗簾感受到的陽光或雨景,踏出門時聞到的氣味,從不自在的聚會逃離回到這個空間的感受,這些很個人的經驗,都不會再發生了。很久以後可能會突然閃過當時的畫面、或出現在夢裡,但都不會再發生了。

這幾年是搬了又搬,有時覺得有點累,雖然擴展新的版圖也覺得珍貴,但每到了要搬家之際都不知道哪裡來的這麼多東西,我明明就有意識自己是個過客啊。前陣子友人說她買了很多雜貨,準備放回台灣的家,並且表示深深感受到雜貨這種東西是要有安定下來的心境時才會買的,不然搬家多麻煩啊。確實,想起了在慕尼黑時那種「買49歐的氣炸鍋就好吧」的心情,這個氣炸鍋最後還留給了室友。啊,希望接下來可以買貴一點的氣炸鍋。

感傷歸感傷,每每在搬家的最後幾天都是連滾帶爬地暴風式打包與打掃,忘卻一些情緒。但最後一次把燈關上、踏出門、再把門闔上的時候,總還是會一陣激動地在內心說著,「啊,那就這樣了,再見了」。

《我們離婚吧》的愛媛松山機場爭議

前陣子在Netflix上看完了讓人很想去愛媛的《我們離婚吧》,裡面有個很令我在意的話題,於是稍微看了一下資料。這應該不太牽涉主線的暴雷問題,但完全不想接觸劇情相關資訊的讀者還是不要看下去比較好。

(先留一個無意義的段落來稱讚松坂桃李不愧是松坂桃李。)

在第八集的政見辯論會,紅衫先生提到了愛媛松山機場的問題,他的主張是「加長松山機場的跑道」。雖然松山不是他們的選區,但松山機場作為愛媛的空路門戶,相當重要。

穿著白衣的紅衫先生在發表中提及,對機師而言,松山機場是最難起降的地方,班機常常取消或延誤。而且由於跑道太短,起降要繞過整個瀨戶內海。一個大問題是,松山機場是日本唯一需要手動操作起降的機場。大志補充說,這是因為松山機場的管制權屬於山口縣岩國的美軍基地,是日本目前唯一由美國管制的機場(繁體中文字幕這裡翻成管轄,不過我覺得依照漢字及日本和我國相關法規用語,翻管制可能更適合)。如果使用自動起降,美軍的雷達就會啟動。這是劇中的說明。

確實,如果Google松山空港,後面就會出現很難起降相關的關鍵字(也會出現台灣、お土産之類的)。現行的跑道已經是增長過的了,目前只有一條2500公尺的跑道。1966年曾經發生過ANA的事故,機上50名全員死亡,當時的跑道只有1200公尺,在2021年,事故55年後,有位罹難者家屬在訪問中提及了她最後一次看到姊姊是婚禮後送她去羽田機場,姊姊為了新婚旅行搭上了這班飛機。但儘管有這樣的悲劇,且在天候問題和起降困難的事實下,跑道延長的提議與工程還是花了許多時間。

不過,關於機場的管制權問題,感覺可以更精細的說明。嚴格說來,松山機場仍然是「國管理空港」,營運者為國土交通大臣(空港法第四条)。實際的管制圈由大阪航空局松山空港事務所負責。但是呢,但是但是,問題在於,這一帶上方的空域,直到4500公尺高處,是在由美軍營運的岩國飛行場的「岩國出入管制區」範圍內,因此,松山機場的進出受到美軍的管制。所以,或許比較精確的說法該是,松山機場是目前日本唯一起降受到美軍管制的民用機場。

類似的狀況發生在那霸機場,但2010年管制權已經還給日本政府,不過在沖繩仍留有許多相關問題,這裡就先不研究了。

一份未被採用的愛媛議會請願書中,可以看見愛媛地方對於此事的爭取已經超過五十年,但仍然沒有成果。

以上,我真是一個看日劇很認真的人,日前還在札幌吃了拿坡里義大利麵。

最後分享一下看完忍不住一直聽的大塚愛,啊啊,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第二大腦打造與生產力提升運動(2023)

這個網站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很不超然的文章,例如現在這篇。

雖然寫作者我本人最希望可以當超然的文藝女子,但就像小時候媽媽不准我唸外文系那樣,人生可能有很多身不由己或沒有本錢做的事(不過順帶一提,我前陣子聽了安藤忠雄的演講,主題是自己創造可能性)。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提升生產力之類的也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渠道來做想做的事。我猜,在個人的時間管理和大腦管理狀態更好的時候,比較有時間有心情和有餘力追求大隱隱於市。

日本有各式各樣名為什麼什麼運動的標語,感覺總是在向前衝的樣子,常常覺得周遭的人真是努力啊。例如,我在書店看到了生活改善運動的書、在車站看到了癡漢撲滅運動的海報。受到了這樣的啟發,決定把這一兩年來自己漸漸在努力的方向之一:打造更多大腦和提升生產力,也命名為一種運動。而突然想要寫下來,是因為這幾個月來各種數位工具的進化速度有點太快,工作時常常感受到這個運動的重要性。

標題加上了2023,則是由於我感覺以這個世界變化的速度,每年都需要整理和更新一下,甚至每年更新可能已經是太長的間隔,我目前通常是月底reflexion的附近會順便檢驗一下有沒有什麼新的工具可以考慮或既有workflow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希望我明年還可以堅持這個運動,並且找時間寫寫心得。

雖然資源大多集中在英語世界,我相信台灣或繁體中文世界應該也有很多人在進行類似的嘗試,以下只是一些很個人的心路紀錄。而我其實應該可以把一些東西視覺化變得更好理解,不過有點懶(?)畢竟目前只是想記錄記錄,因此附上一些連結,請有興趣延伸的讀者自行參閱。

index

一些基本想法和框架

A. 井井有條起來 (行事曆、GTD與筆記軟體)

B. 整合系統

B-1. 接收到整合:分散式大量資訊來源的匯流 (各種Reader→Readwise→Notion)

B-2. 整合工具:建立第二大腦生活和工作管理 (Notion)

C. 專業知識的第三大腦:卡片盒筆記與專業知識管理系統 (Obsidian)

結論(和一點免責聲明)

一些基本想法和框架

首先要強調的就是,既然是工具就是要順手,但每個人的順手不一樣,因此到底要用什麼app可能需要自己探索。不過這個探索的過程真的算是有趣(?)。順便補充,我開始研究這些有的沒的大概是兩年多,在此之前,從十歲左右就是一個非常熱愛手帳的人,所以對於時間管理與紀錄等很有興趣,而大概是在COVID期間大量人類在家工作時,開始覺得可以多用一點科技來輔助,更好地整合一直都在用的各種數位工具。

然後呢,這篇所謂的第二大腦和第三大腦和生產力提升,主要是要討論怎麼在資訊爆炸而且被各種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追著跑的時代,利用這些工具,把事情變簡單,讓生活更有餘裕感、並且維持品質,這是我想練習的事情。我也還在練習。我日常還是看起來很忙,所以以下供參而已。不過,我自己覺得這套系統的建立與滾動式調整對我的生活幫助很大,可以更好的運用時間、甚至追蹤自己的身心健康,至少從忙得像狗升級為忙得像兔子?不是太好的比喻。

第三點是要講一下基本的框架。我本來有一些想法,不過今年看了以下這個影片以後覺得Ali說得很好:

他把生產力系統的需求分為三個層次:榮恩、妙麗、和鄧不利多。(不知道為什麼都是葛來分多的,但這部小說可能本來就是葛來分多世界觀。)雖然我選擇的app和他不一定相同,但是這個分層的基本思考滿像的,所以身為一個哈波迷就照單全收了。

榮恩層次是把事情organize起來,這是我以下寫的A.部分。這層次要做的事情是最基礎的時間管理,要把事情做完(這是生產力界的術語 GTD: get things done),讓人不要忘記什麼時候要開會、下禮拜有什麼死線、或是回家路上要記得買蛋如果買得到。

妙麗層次就是下一步了,這算是如何在這麼資訊爆炸到崩潰的時代收集並且整合這些資訊,看了一大堆書一大堆新聞上了一堆課聽了各種Podcast,至少要做到吸收,被問問題的時候可以馬上舉手回答。這會是以下的B.部分,並且再分為接收和整合兩個層次介紹。

最高層次是鄧不利多,連結。這會對應到我以下討論的最後一部分C.,是一個把已經有的知識相互連結、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層次。

Tiago Forte帶起的第二大腦打造界,又有一個術語是CODE ,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和表達(Express)。以下的流程也可以對應到這個順序,關於CODE和第二大腦的基本想法,再推薦一個Ali的影片。順帶一提,Ali Abdaal算是這幾年我少數不用兩倍速看的YouTuber,因為他本人講話真的好像就是兩倍速。(我看First Love和愛的迫降也大加速,好不需要的補充)

至於Tiago Forte本人,去年有在Talks at Google演講,有興趣也可以看看,但我覺得有點長。我自己是用Spotify當背景音Podcast聽:

關於基本想法,最後一點想要講的是,其實整個系統越簡單應該越有實用性,不然光是操作的成本就很高,偏麻煩。

A. 井井有條起來 (行事曆、GTD與筆記軟體)

井井有條起來算是基本功,但還是稍微寫一下。

【行事曆】
這時代可能許多人都有習慣的數位行事曆了,不然太容易忘記事情。個人認為行事曆的好處之一是還可以使用Time Block的概念,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時間管理大師。我自己是會把每天的基礎時間分配都先設定好,就是用一個偏美的白色類別,每日重複,可以當成背景,例如幾點到幾點是第一個工作block,幾點到幾點回信,幾點到幾點耍廢/吃飯,幾點到幾點做瑜伽和夜間保養等,雖然並不是每天都會照著做(或者說通常不會),但可以建立一個自己對於時間管理的基礎想像。然後具體的行程就是用有色的區塊在其上。這不僅可以用在工作或社交,也可以用在休息,例如某幾天或某些時段就是me Time,先block起來留給自己,在安排工作項目或約人的時候也比較不會忘記自己有這樣的需求。這些理念聽起來很理想但操作起來我自己也還在練習。

【to-do list】
除了行事曆以外,比較瑣碎的任務可能會需要一個待辦事項清單。我是用todoist,但基本上有很多很多選擇,蘋果內建提醒事項也是一種,反正重點是不要忘記就好。有些甚至可以用watch來操作,非常方便,但我自己覺得壓力有點太大先不要。

【筆記軟體】
關於到底要用什麼筆記軟體,可能還是要看是要做什麼筆記。個人經驗的話,如果是生活中隨意想到這種東西基本上用iPhone內建的備忘錄,善用資料夾功能的話實在是滿好用的又最直觀,而且馬上就可以打開用,並且在電腦iPad之類同步。但聽演講、開會、研討會或上課的時候我會用電腦版的Notion,針對這些類別先打造好模板的話(例如康乃爾筆記系統)就會滿方便的,也有助於進一步整理到Obsidian(詳下C.)。語言學習的我會開iPad使用GoodNotes5,因為我想手寫那些字,對我來說印象會更深一點,而且可以自己製作anki,需要的時候也有智慧學習的複習功能。他最近有了錄音功能,和Notability的差異又更小了,總之基本上就是喜歡什麼用什麼。分流不同app的原因也有順便分門別類地整理,因為個人覺得他們有根本上的性質差異。

B. 整合系統

以上算是基礎,可能是沒有數位化的時代也在做的事情,只是找個喜歡的數位工具把流程數位化而已。但接下來,我覺得這個流程算是因應資訊過載時代處理各種資訊一個滿不錯的舒緩設計,不要讓一切都擠成一團。

B-1. 接收到整合:分散式大量資訊來源的匯流 (各種Reader→Readwise→Notion)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新聞看網頁看書看什麼,可能都會有想要記下來的事情,或者,看到一些來不及看的東西,也會想要先暫存一下之後來看。這句話裡可以看到:整合highlight的需求、Read it later的需求。

這裡可以嘗試的一個關鍵App是:Readwise。先說,這不是免費,但也不會太貴,大概就是影音訂閱那種價格。如果找一些知名生產力YouTuber他們有比較長的免費試用連結,需要的人不妨找找看別錯過了。

Readwise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可以整合你的閱讀器(或其app)裡標記的Highlight、自己存下來的Tweet、Medium上的Highlight、還有在Read it later app中紀錄的內容等等。實在是,有點太酷。

閱讀器輸入包括Kindle、Kobo都可以連結,不過Kindle限於美國版帳戶。更棒的是除了輸入,也可以輸出到Notion,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分門別類的重點整理庫。這個重點整理庫也可以在Readwise上看到。總之,用得徹底的話就再也不怕什麼東西看過但忘記在哪看到了。(至於實體書我會另外用筆記軟體紀錄再視需求整合。)

而且Readwise有個功能,每天可以複習之前標注的內容,也可以設定每天寄email到信箱很random的提醒這些內容。我自己是設定早上收信,有沒有看就不一定。但有時候早上一些瑣碎時間滑一下,也會被激勵到或有新的靈感,畢竟是自己挑過的重點。

至於Read it later的app有很多選項,其實Notion本身也可以(手機或者chrome擴充),不過我現在更喜歡把要讀的東西直接存到Readwise Reader。雖然這是付費使用Readwise後才有的功能(一個獨立的app),但它實在太太太好用了。可以把任何想要看的東西丟過去(官方推廣說詞:Reader can handle web articles, RSS feeds, email newsletters, Twitter lists, Twitter threads, PDFs, and EPUBs. The browser extension can even highlight the open web!),再一次在這個Reader上讀、畫線。

此外,我也有安裝Readwise的Chrome的擴充功能,瀏覽網頁時,基本上就是你想畫線的時候就可以畫線。

在Readwise Reader出現之前,我是用Instapaper(其他類似功能者例如Pocket、Cubox之類),Instapaper和Pocket都可以整合到Readwise。但如果是想參與的事情相關的網頁(例如活動、Call for Paper之類),我就會存到Notion的暫存頁面,然後每週找個時間把暫存連結們處理處理。
另外,想提到一個也可以整合到Readwise的app,但因為我沒有換app store地區所以還沒有使用過,是個叫做Airr的Podcast播放器。他神奇之處就是可以把Podcast內容做筆記(會先自己轉換成講稿),並可以進一步連結到Readwise。聽起來非常神奇。

總之,透過各種資料來源的capture,讓他們匯流到Readwise,再進一步輸出到Notion融合生活和工作管理(如果覺得有必要),這個流程算是我個人覺得很可以因應資訊爆炸時代困擾的設計:包括一大堆東西想看沒空就再也沒看的困擾、以及看過就忘了的困擾。

B-2. 整合工具:建立第二大腦生活和工作管理 (Notion)

Notion目前算是一個很被稱讚的第二大腦打造工具,在使用大概兩年的期間,我算是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模板、確認需求更新框架和範本等等,我覺得對我而言也是一個滿動態的自我了解過程,會認識到什麼東西是我需要靠一個工具性的自律框架來進行、什麼有趣的東西記錄下來我會覺得很開心等等。

【專案與工作管理】
Notion有團隊合作的功能,不過我自己是沒有使用。但光是個人的工作管理,我覺得就有很多可發揮之處。工作進度追蹤、期限管理、資料庫管理、連結管理、檔案管理等等,約莫全部都可以用Notion完成。

另外,Notion也是很不錯的筆記軟體選項,我自己是會針對不同類型的需求(研討會、工作會議等),調整適當的模板,每次都可以一鍵生成,並且把相關的資料和連結以及自己做的初步研究或預計提問寫進去,並且在需要時使用康乃爾筆記模板,在做筆記時把自己的點子和未來待辦也都加入。

【生活管理】
不管是不是業配,確實有很多人在用notion做生活管理,中文世界也有出一些相關書籍。因為他各式各樣的表格、模板、以及由自己打造的特性,可以創造出非常多可能。除了用在工作管理,健康追蹤、財務管理、筆記、旅行計劃、通訊錄暨人脈管理等等也都可以設計自己需要的頁面來用。我個人是覺得除了畫面偏美以外,各種database的不同可視化功能對於不同面向的生活管理很有應用可能性,簡單說就是要用來記錄什麼好像都行。

【日記】
如果想要吾日三省吾身,Notion也很適合打造一個日記系統模版來每日紀錄,雖然手寫有時更有感覺,但就算隨身攜帶日記本和筆,也不總是有機會好好坐下來寫,而Notion手機版可以補足這個缺陷,並且可以用一些非常個人化的特殊欄位,例如心情幾顆星、感謝的事、每日必須之健康/生活/人際等提醒自己再忙也不可偏廢的欄位、小確幸紀錄、當日新聞紀錄、想顯化的事、還有習慣追蹤。當然,也可以很方便的加入照片作為當日日記的封面。而在檢視時,更可以用不同的可視化方式,設計一些filter,就能看到當天有打電話回家或睡飽和心情好不好有沒有相關,或是世界發生一些討厭的大事時自己會去買抹茶冰淇淋。除了日記以外,Notion也可以打造月份和年度的計畫和反思系統。

也補充一下中文的教學:

然後,必須提到的是,NotionAI可以說是2023年的明星之一。他不是ChatGPT那種對話式的AI,但可以對他下指令,就可以完成許多任務,例如產生點子、產生社群媒體貼文(包括hashtag)、翻譯、improve writing、make it longer、summarize、change tones之類的。當然和其他AI一樣,如果是專業事項,目前還沒辦法非常準確,但至少已經算是可以省下不少助理工。如果要生成不涉及對錯問題的文案則是非常便利。不過免費版只有二十個指令可以下,我因為覺得相當好用就課金下去,目前是覺得很值得。

C. 專業知識的第三大腦:卡片盒筆記與專業知識管理系統 (Obsidian)

第三大腦是我自己亂講的。但我在開始使用Notion作為知識管理系統一陣子以後,覺得自己應該需要另一套系統,專門處理專業上的知識,Notion可以留給生活、夢想(如果有的話)、以及工作行政事項管理。於是我尋尋覓覓適合做為第三大腦的工具,近來覺得Obsidian不錯。中文是黑曜石。

Obsidian算是一個筆記軟體,最強的功能是「連結」,而檔案是以markdown的格式儲存。連結的意思是,在不同的筆記之間出現重複的概念或有關之處,這些筆記可以串連起來。其中,個人最愛的功能就是連結的視覺化,他會把所有筆記的關鍵字整合起來畫成圖,顯示出不同筆記和概念之間的連結。他甚至有一個魔法棒圖示,點下去會以筆記建立的次序顯示筆記之間的關聯圖,可以看見自己歷來建立的這些知識是如何漸漸建立起來的,個人覺得這個功能有點感人(?)。

很多人會用這款軟體來打造數位化的卡片盒筆記。卡片盒筆記的概念來自Luhmann,一個筆者正在進行相關讀書會(與卡片盒無關)的德國學者,中文世界已經翻譯了一些相關的書籍,總之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重視筆記之間的連結。這些筆記不是獨立而散狀的,他們是相互連結的。那麼,如同前述,這種連結的概念在Obsidian上可以獲得很好的實踐,而且顯然會比紙本時代一張一張的卡片更好檢索與回顧。(也有人用notion做這件事,總之,看個人喜歡什麼就用什麼)

也就是說,透過這個工具,可以將自己的知識更進一步整理而形成一個系統(甚至可以看到這個系統裡的元素如何互相關聯)。參考卡片盒筆記的基礎概念,我自己目前建立(但也還在摸索,這是個運動anyway,一切都是動態的、還會改進的)的資料夾層次是:

0 Basics :存放一些基本的template啊語法之類的瑣碎東西。

1 Idea Note:專業上相關的靈光一閃。有時候只有標題也沒關係。有空可以回來看看說不定會又被靈感打到。

2 Reading Note:這是看學術文獻時隨手記錄的,每個筆記檔案的標題是文獻標題。至於摘要或記錄本身可能也來自其他AI工具。這個層次的資訊都還只是收集階段。不過如果有特定問題或想法也會標注起來。

3 Topic Note:這是已經一個特定研究主題時做的筆記,例如今天我想知道德國的硬水如何讓人掉頭髮(我沒有這個頁面,只是舉例),就開一個頁面專門收集相關的資料。在其他場合紀錄的筆記也是收集的範圍。

4 My Topic Note:這個是由第三層次脫胎而成的,針對一個主題,我「自己」覺得他可以被分析和思考的框架如何,就會寫在這兒。

5 My Output:這是一些已經產出的想法或段落,可能是已經發表的文章或已經投稿的摘要等等,也回頭記錄在這裡,因為Obsidian的關鍵字連結功能可以讓我知道這些產出和我原有的知識體系是如何連結的。這可能有助於長期累積自己的知識體系,應該吧。

不過,Obsidian需要一點時間上手,由於這篇文章並沒有要進行教學,大家可以自行查閱相關的影片。例如:

這個系列算是我的最愛,淺顯易懂手把手教學。
如果要看中文的話也是有一些資源。

目前我自己使用還沒有很安心的解方的部分是,目前我的Obsidian筆記是用英文為主,但工作上還需要用到其他語言,看起來有點雜(?),也會削弱連結的可用性,因為我(目前)不會在每個關鍵概念後面都附註其他語言,這會使得反向連結的功能和一次檢視所有相關筆記的功能有點弱化。不過這可能是因為我的研究領域似乎無可避免會需要不同語言,大概不是太普遍的困擾。但我內心有點困惑,初步是覺得,或許就是如果是真的很在地性的主題(例如我不想開個檔案寫Judgment 111-Hsien-Pan-13),就用另個語言來做筆記,因為這些東西在我真正的大腦裡應該也是主要以其他的語言存在。但這無法解決連結弱化的問題,希望以後系統可以進化到不同語言的同義字可以被連結,感覺有機會?

總而言之,我覺得把專業知識管理系統分出來以後,我原有的第二大腦系統乘載壓力就不會那麼大(?),雖然有時候不是那麼好區分,但這種分攤方式對我來說滿舒服的,我不想把生活管理、看閒書、旅遊與習慣追蹤等等的筆記,和收集學術素材準備寫paper的資料庫混在一起,心態上會影響我的work-life balance。而且看Obsidian的時候會覺得,哇原來我不總是在瞎忙,也是有專業知識的(?)。但第三大腦有沒有必要實在是見仁見智,看自己工作的性質為何,當然整個數位生產力系統有沒有必要也是見仁見智,也可以拋下一切過更自由的生活(?),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吧我猜。

結論(和一點免責聲明)

以上,感覺也是寫了很多廢話,但總歸就是,很多工具可以讓生活和工作流程更順暢,節省時間拿來做更想做的事或者休息,然後工具就選自己喜歡的。

如果好好打造一套系統,看起來好像活得很用力很累,但個人生活型態如果有需要的話,可能長期來看是省力滿多的,並且提升效率。

不過,讓這一切數位化的另一面就是資安和隱私問題,本文完全無法保證以上談到的app不會有資料侵害的疑慮,這點可能也是需要稍微注意的。而且,越集中的資訊儲存,出問題的時候可能產生的損害就越大。雖然有點意識的話就不太可能把真的敏感資訊紀錄在這些平台,但是光是靠各種紀錄,就可以很立體的剖析這個人了。

總之,雖然這篇文章好像貼了很多像是成功學的影片which are小時候在書店看書最不想接近的一塊,不過生產力提升系統終究是一些程序與工具,而不是一套特定的價值觀(當然也不一定,因為有些人把生產力視為目的,但我自己是當成手段),可能幫助個人在這種時代有知識管理或時間管理需求時好過一些,更有餘裕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或是這就是用來追求想做的事的方式。希望以上一些有的沒的介紹可以給需要的人一點靈感。

最後一點小補充,雖然英語世界的各種資源最為豐富,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例如設計notion模板或者行事曆排版等,我自己還是很在意這些東西有沒有符合自己喜歡的美感,所以還是會參考一些日本資源,最後做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尤其是notion,比起英語資源的花花世界,日本人設計的模板真的可以讓我心曠神怡。但這種事很個人,例如前面提到的Ali,他就說fantastical calendar非常美。我考慮過這款app的實用性,看起來功能是真的很不錯,還可以整合Google和Apple,但我內心沒辦法讓他的圖示使用的顏色出現在我手機、電腦等桌面,目前還是使用Google Calendar把各種類別的block都調成淡色系。不過,或許哪天會有新的想法也不一定。我覺得一直嘗試這些本身就滿有趣的,雖然最終還是想要建立穩定的系統,但在這個時代,穩定大概是一種奢侈的快樂吧。

附上fantastical calendar的推廣影片(幸好影片縮圖沒有他的圖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參考:

一點原子調整

最近做了一些生活上的小改變。例如,如果眼尖(好像不用很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把網站改版了,沒發現也沒關係,反正我改版了。雖然應該沒人在乎,不過想記錄一下:

1.這樣那樣地調整了個人網站,也就是這裡(如果你不是只從信箱閱讀的訂閱者)。

算是選了一個偏復古的基底,像是小時候某時段的無名,佈景主題甚至叫2012(也就是電影裡會淹大水的那個十一年前)。用無名的時代我也是一直換樣式還自己改語法幹嘛的,總之這種看久了就想換的習性看來是從十幾歲延續到了現在(對樣式而已,強調一下)。日前本來因為一些付費功能的考量等等想要搬家,但想來想去覺得我還是在自己的堡壘寫字就好,如果使用一些有社群和推播功能的寫作平台,我內心會有很多恐懼感。我好像就是比較喜歡寫了留著,然後哪天有緣人看到,甚至訂閱,感覺很珍貴。除了版面,標題改了改,變得更直白,分類也做了一點更動,我決定要把法律部分抽離,這裡就快樂寫字,法普的文章留在其他網站刊登。

2.買了新Kindle,Paperwhite 5,還是綠的,官方名稱是龍舌蘭綠。

Paperwhite5在2021年上市,可以自動調節光線的功能其實滿有感的,而2023年2月推出了外殼是藍色和綠色的版本。我的舊版Kindle壞了,當年Prime Day大特價購入的Paperwhite 3也是伴我度過一些很好的時光。不過我同時也有用Kobo,分流讀不同的書,有機會再來分享。但最近因為大學WiFi壞掉,造成閱讀器無法更新,也是頗為困擾。WiFi壞掉可以讓人發現平常有多仰賴它生活。

3.進行講話時同一句話不要混雜多種語言的個人運動(好長的名字)。

但樓上2.這種大家都只用外文單字的專有名詞不算,不確定中文是什麼的字也不算,不然說出「我都去宜家吃肉丸」也很恐怖,是想怎樣。我自己聽到大混雜的語句時,會覺得煩躁,不過這幾個月來發現自己講話也越來越嚴重,所以決定戒除這種事。尤其是發語詞感嘆詞,講中文的時候一直在那邊Also(德文的那個also)、you know、何が、えーと、あのー之類的,過多的話感覺很討人厭(個人感想,但如果有追求洋派感需求者可能也是個技巧?)。順帶一提,Kindle沒有中文名字欸,維基的中文頁面也叫Kindle,英文頁面則是Amazon Kindle。

4. 冰箱要有冰淇淋。

略突兀的一項生活調整。但我覺得這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還要出去買就沒有這種熱熱喝快快好的效果。前陣子因為校門口的商店有自助結帳,而住處隔壁的沒有,熱愛自助結帳的我就進行了一個從校門口買冰淇淋挑戰走回家不融化的活動,這件事的難度隨著月份的更迭自動增加中,最近快要到了臨界點,我想是時候放棄這個活動了,一次去超市囤個夠比較實在。

5. 每天都要出門。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不一定要社交但是要出門,其實這對心底很宅的人已經很挑戰。雖然在家裡很舒服、工作效率很高,但還是發現出門還是對身心健康都很值得,尤其我也不是一直都在這個城市生活,實在要活在當下多感受一點這城市的樣子、路人的穿搭、空氣中的濕度與氣味。

以上,標題取為原子調整只是想借用一下原子習慣裡用原子這個詞的概念,一方面說明是微小的、一方面說明它背後牽涉更大的系統。其實我生活中應該有更多需要調整的事,但以上五項對於個人提振心情滿有幫助的。

最後附上本篇寫作時的背景音樂,作爲本篇素樸紀錄的takeaway,我覺得很有新生活運動的清新感覺。但話說回來,takeaway的中文應該要翻做什麼?總不會說讓我把這首歌當成本篇文章的外帶吧?

無法運作的日子

有時候會遇上整個人無法運作的日子,像是電池被拿起來那種感覺。現在正在打字的我算是拋棄了今天的行事曆,決定來嘗試用寫字恢復一些能量。

在自己的領域裡,如果前面有一些很好很好的人的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長大以後,已經不會像小時候寫作文那樣說著想成為誰誰誰那樣的人,做一樣的事。然而,知道「有那樣的人,在那樣的努力著」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能量來源。

當然不會每天想到這事,但就像一盞黃光路燈,穩穩地在那,每夜持續點亮著一些什麼、並且帶來安全感,而夜裡徘徊的人們偶爾也可以抬頭看看,提醒自己要在自己的路上,知道想堅持什麼,然後溫柔堅定,安靜地好好耕耘。

這天覺得自己心裡的燈熄了一盞。世上(這次特定一點,島上)有好多很難想像的事會突然發生。不過,再仔細想想,也許燈不會熄,而是成為了一種恆亮的存在。

那麼,是不是得到一些能量繼續運作了呢。

在日本做指甲

在德國做指甲的文章有了續集,算是一年半前沒有想到的發展。但人生各種事情都滿難說的,第一次在慕尼黑做完指甲的隔天,我在亞洲超市發現了非常貴的冷藏鯛魚燒,因為太想吃,只好無視價錢買下去。而這次,也是第一次在東京做完指甲隔天,返家路上經過一家正在販賣期間限定櫻花口味的鯛魚燒,大約是台灣三顆超商茶葉蛋的價格(一般的,不是所長茶葉蛋),也還是因為太想吃,就排了五分鐘左右,買了兩個。

我始終沒有理解櫻花口味是什麼味道,無論什麼產品都是。但看見星巴克出了櫻花限定抹茶星冰樂就會買、豬排店有櫻花口味可樂餅也會點,可能是一種魔力或者信仰,除了色澤讓人心情好之外,從來不知道那到底是什麼。

我不是故意要岔開話題的,因為這次的指甲也做了櫻花相關的樣式。這是從店家在hotpepper上提供的樣式裡選出來的,做期間精選的既有樣式會比較便宜。確實是沒有很貴,就和台灣做起來價格差不多。

卸甲的過程滿精緻的,畢竟如果有讀上一篇的讀者可能會記得,我在德國修型時流了血,還被稱讚細皮嫩肉。我在東京是不可能被稱讚細皮嫩肉的,當路上見到的生理女性八成都有在追求細皮嫩肉的時候,就會覺得做個大概、順其自然就好。

整個流程大概七十分鐘就結束了,包括卸甲和保養,有點意外,效率真是非常高,技術當然也很好,成品頗滿意,是暈染的櫻花、跳色半透明的春綠葉子色。不愧是女子力大國。

我前往的路上惡補了一下與美甲相關的日文單字,同行的我妹也幫我提示了一些會問的問題,要先準備好答案,例如要不要換色、跳色的順序、兩手要不要一樣等等。我在腦海裡準備好答案,好像面試一樣。過程除了必要事項的溝通以外,算是沒有閒聊,美甲師一直很認真面對我的手指,要換手或如何時都會說一下「すみません」。

這種一直說不好意思和道歉的文化真是根深蒂固,從德國來的前幾天有點受寵若驚,雖然顯然也不是寵,就只是一種習慣,害怕給他人添麻煩。上週看了相葉雅紀在節目上協助流浪狗的過程中,因為狗狗很緊張,大家也一直對著狗狗道歉。但是我腦海裡浮現了前幾天台灣新聞上人們對死去的狒狒鞠躬的照片,一時也是很難說什麼。

說起來好像一直在抱怨德國,但我還是覺得我未完待續的德國經驗對我幫助很大,殺不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堅強。或許是個登大人的概念,學會應付生活中各種非常基礎的困難,包括在台灣總是有人幫忙的事(例如修理馬桶)、以及沒想過會出錯的事情(例如被要求強制執行我沒有居住事實的地址的廣電費以及居留證被寄丟)。

如果不是在德國住了幾年才來到日本過個水,應該沒有辦法像現在一樣努力工作知足常樂,覺得有什麼問題就去隔壁全家買一下食物或網購符合個人美感的東西療癒自己,這些都是德國生活難以達成的。有點像是從馬斯洛金字塔底層用力跳著追求自我實現到向上站了兩階的感覺。初來乍到的手續當然是到處都滿麻煩的,因為洗錢防制變嚴格,最近外國人要在日本銀行開戶非常困難,討論到相關經過時,每個日本友人都說你也太辛苦了吧,但我總覺得真的很還好,非常還好,而且已經解決了,更何況每個發現難以承辦的銀行人員都會跟我道歉,畢竟當年也是在德國花了三個月才能順利使用帳戶,因為慕尼黑的銀行人員把我護照印錯頁(不太知道還有哪一頁適合印),出錯了也沒通知,我等了六週預定期限經過後(因為他們像各機關一樣地表明「中間不要問」),沒有收到通知去問了才知道不妙,一切從頭來過,也從沒有人跟我表示不好意思哪裡出了錯。

不過,其實行政方面的各種問題就算了(也不是真的算了),但真正感到痛苦的可能還是種種負面經驗累積下來的種族問題。不討論生活中幽微的部分、也不討論車站青少年的ching chang chong,光是回想一些具體的肢體或言語攻擊事件經歷就覺得哀傷。如果神經細膩又習慣往心裡去的人,一個人在德國生活可能會滿辛苦的,真是花了滿久才練習有好過一些。不過經驗和感受都是很個人的事,還是有許多人有很好的經驗。

有個非常好的問題是「這麼討厭德國為什麼還要去」,真是常常聽到在德台灣友人之間在討論並自我剖析這個問題。我個人算是有一點初步的答案,就是德國法律還是有很多我很想學習的部分、也可以更近地接觸歐盟法,而且我很喜歡我的教授,覺得他是有趣的天才。這是有意的部分。意外的收穫可能就是學會了更多作為一個人類的技能。當然還有遇到許多好的人。

近期在東京參加的許多會議,或許也是領域的關係,女性最多的一次大約也只有三成,大部分的會議日本人部分就是清一色男性。另外,前陣子參與了跨國伴侶居留權問題的法庭觀察活動,覺得還是有各式各樣的法制問題有待解決。而日前日本host professor送我一本書,他說看完你就會知道我們的民主多麽空洞。

客觀來說,反正哪兒都是有好有不好、有喜歡有不喜歡的地方。個人經驗也會決定主觀感覺。近來覺得,可以多看看其他地方的狀況,從中學習,也是很不錯(這是否榮登本部落格隨筆系列史上最不超然的一句話)。尤其去年開始在歐洲大陸上旅經不少國家,覺得我還是喜歡歐洲的很多其他地方和很多事物的。

常常也會看到留日的前輩或同儕抱怨日本,但我只是個過客,還沈浸在半夜有便利商店、有做不完的新體驗(甚至看到了伊東豐雄和大谷翔平(不同場合)(毫無必要的補充))、吃不完的美食、以及走一走就有松本清或可以看到晴空塔等等觀光客等級的快樂感中,可能就是類似交換生的心情。尤其是知道不久後就又要離開,有期限的事情約莫又是會更想好好把握。然後呢,調整心態回到歐洲,或許也能更立體而明確吧。並且也必須承認,是慕尼黑的生活經驗形塑現在的自己、和外人看來的某些價值。儘管我可能只是想嘗試看看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已。

前陣子很老派地想起日劇的名言,東京不是實現夢想的地方,東京是讓人忘記自己沒有實現夢想的地方。走在路上常常覺得人真的好多、世界真的好大、每棟大樓的每個窗戶裡都有好多故事、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好多好多,還真是一不小心就會迷路。四月作為日本人新生活開始的季節,剛剛才有朋友傳訊來說他的夢想實現了,正要開始新工作。哎,還是有人記得要實現夢想的吧。

今年櫻花季大多數的日子都下著雨,雖然很多人覺得遺憾,但含蓄內斂壓抑的美感似乎更加強烈。看看手機裡的自動回顧,慕尼黑奧林公園的櫻花,好像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自在氣氛。

啊啊,最近的我,是指尖也有櫻花的我了,真不錯。

阿布達比和浦島太郎

從手機撿出一些路上寫的字。

人生第一次來到阿布達比轉機。就像杜拜是整排的阿聯酋,這裡是阿提哈德的大本營。

我感覺杜拜機場還是再浮華一些,雖然兩個城市沒有相隔太遠(真不精確的說法),但氣場不盡相同,不過都有一種想要盡可能氣派豪華有排場的氣勢,換句話說就是有錢是老大的氣勢。

我實在是沒有很習慣這種感覺,還是比較喜歡曖曖內含光派的,要不精緻典雅、要不就清爽一點那種。

不過這裡的躺椅似乎比杜拜好搶。我得到一個好位子,工作了一下,接著看起電子書,耳朵裡的動力火車用力想跳上車子離開傷心的台北。

忠孝東路大概走了81遍時,隔壁來了一位阿布達比阿嬤,請我幫忙設定(全是阿拉伯文的)手機、連上wifi。解決問題後,阿嬤一直說thank you little sweetheart,還撕了一張紙,是她印了一大堆機票資料的最後一張,倒給我一些她正在吃的堅果,然後開始跟我大聊天。

堅果很像我養倉鼠時的飼料,但還滿好吃的,吃陌生人的食物實在不太合理(善意警語),不過因為是個熱情阿嬤而且包裝顯然是在隔壁商店買來她剛打開也正在吃,盛情難卻。

她說她是要去旅遊,我看起來人很好、好像很會使用電子產品(大錯特錯),所以找我幫忙,從哪裡來,要去哪裡,一個人飛這麼遠好辛苦啊,現在的年輕女生好勇敢啊,亞洲女生要加油啊,希望未來去哪裡都一切順利。

大概是因為這樣的小對話,讓我覺得阿布達比機場也滿可愛的吧。總歸是這樣,喜不喜歡一個地方,好像百分之八十是因為共處的人。

在台北的居酒屋用吸管戳著玻璃杯裡的冰塊轉動,喀啦喀啦,聽對坐的朋友講一些稱讚新加坡和發表對台灣房貸意見的話題,內心不禁浮出一些複雜的字幕。

但沒有跟著這裡時間軸的浦島太郎是我自己。每塊陸地的經驗值彷彿是分開累計的,我在這座島上仍停在幾年前的數值,只能這樣微笑看著好友走進其他關卡和不同的風景。

儘管沒有計畫登入某些遊戲,但抱著寶盒回到岸上時,終究是會被環境密切的提醒,多少人都在那裡。買哪裡,幾克拉,哪家婚紗,辦哪裡,預產期什麼生肖什麼星座,哪個月中,然後可以想像一兩年後會換一波下一階段的問題。

誒,要不要打開盒子呢?

但往西飛,再往東飛,這些浦島太郎形狀的焦慮,去國三日,大抵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