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Paperwhite v. iPad的不專業心得(2021)

先說喔,這不是一篇很科技的、有詳細功能評比的分享,只是一個喜歡閱讀的懶人經驗談,可能有點不尋常或有點荒謬,但就是想記錄一下,說不定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產生共鳴,或是有跟我一樣懶或一樣處境的人因而獲益也不一定。

簡單來說,雖然我是紙本愛好者,但除了關心樹,人在異鄉總是會越來越擔心搬家與空間的事情,終於,我在2019年的Amazon Prime Day買了極便宜的Kindle Paperwhite,正式踏入電子書的世界,雖然算是開心,不過使用的頻率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在今年購入iPad以後,大部分改用iPad閱讀電子書,覺得非常滿意,甚至一度想要賣掉我的Kindle,但認真考慮後,最終決定保留下來了,當一個同時擁有兩種閱讀器的二刀流份子。

以下分享一下心路歷程。

可能需要交代一下個人屬性。

我想我基本上是對紙本書有很大熱忱的nerdy人士,除了繁體中文書籍,也有閱讀不同外文書籍的習慣,每個月應該會經手十本以上的非業內書籍,呃就是非法律書籍或文獻之類的書,大概兩三天會翻一本。精讀的程度不一,就是看心情,有的會想快速翻完,但總之閱讀量應該算高於平均值。然後,我不是很喜歡研究電子書檔案類型或轉檔什麼的,覺得方便、趕快開始讀最重要,不過卻很喜歡研究怎麼樣比較省錢,大致是抱持「雖然很願意花錢買書,但還是希望能省則省」的心態。以世人的眼光而言約莫可以說是一個兼具文青和歐巴桑屬性的狀態。

Kindle Paperwhite的入手經驗

看著在租屋處累積的紙本書越來越多,總是不免有一些擔心。2019年Prime Day的時候,在朋友推薦下,用了69歐的低價再加上折價券,非常便宜地入手了一台Paperwhite,不到台幣兩千元,真心很省(要講幾次)。

Paperwhite是目前中階的Kindle,顧名思義是像紙一樣的視覺效果,並且護眼。要說優點的話,簡單舉例就有這些:

美,真的美,方便,輕巧,(稍微)有閱讀紙本的感覺,E-ink很神奇,馬上買馬上看(對外文書尤其方便),可以查字典畫線和做筆記,可以調字體和大小,可以用Kindle Unlimited之類的方案,可以專心看書不會被干擾。

但是,除了介面只有簡中沒有繁中,可能會想選英文或其他語言以外,還是有一些懶人會歸類為是障礙的事情:

除了在Amazon上買的書,其他來源就需要多加研究,當然可以自己匯入,但偶爾就還有格式轉換的問題。另外,如果是要看繁體中文的書,也需要研究一下教學,雖然學了就可以克服,但一開始不是太直觀。這些事情要怎麼解決,網路上已經有很多介紹文可以查閱。

然後,靈敏度我也是有點小介意,畢竟平常太習慣滑手機,Kindle的靈敏度比較接近小時候玩電子辭典或者大人的PDA的感覺(哇暴露年齡)。

總之這些小麻煩,雖然不是真的障礙,且也不是太難解決,但還是造成了我沒有如自己期待的那麼常使用Kindle閱讀。我還是常常買實體書。不過,還是要說,Kindle有很多優點,拿著它閱讀很快樂,確實也節省了我不少空間和金錢,以及排除了我在德國網購實體書本寄丟或不知寄到哪去的風險。
(就先不說個人故事了,這裡分享一個德國郵政把一個法律系學生要交給國內大學的學期報告寄到黎巴嫩的新聞。總之這個風險很高。)

iPad的電子書閱讀經驗

開始用Kindle的彼時,我還不理解人為什麼需要一個平板電腦,直到今年才大徹大悟,大徹大悟的過程與初步感想可以參考這篇,稍微講了我怎麼打造生產力iPad。電子書也是其中一個深得我心的領域。

所有App都用,完全不煩惱檔案格式、書店來源或語言的事情了。

首先我真的很不喜歡研究轉檔之類的事情(到底多懶),所以拿到iPad的就把常用的電子書App全都下載下來,組成彩虹戰隊,並且給他們專門一頁:

不知道下載一堆算不算是一個普遍的行為,但反正我覺得滿方便又快樂的,哈哈。鎖定特定書籍的時候,可以先查一查試閱版本,確定要閱讀的時候,就先找一下Hyread圖書館有沒有辦法借到,沒有、或者我就是想要長期持有那本書的話,就比個價,看哪家通路便宜就用哪家買,然後使用對應的App閱讀。這樣一來,就沒有轉檔問題,也沒有不同語言書籍哪個選擇較少之類的,總之就是都可以選擇,要買中文書就買、要買外文書就買,這家沒賣就換另一家。

這樣顯得我好像非常沒有品牌忠誠度,不過我真的已經是這些App的忠實用戶了希望他們原諒我。這麼做目前我感受到的唯一缺點是沒辦法善用這些App裡面的統計功能或是目標設定,有關閱讀狀況分析什麼的,就是要全部加起來看才是真實狀況,不過我也沒有太在意這些分析就是了。

彩色就是開心。

Kindle沒辦法達成的就是彩色這部分,雖然對眼睛而言,就算開啟護眼模式,似乎還是Kindle讀久了比較舒服,而且可能black and white就是文青感比較強ˊ。但彩色真的是一個滿大的誘因,有些書有照片圖片的時候就會凸顯這個優勢。

靈敏度好、筆記或畫線方便。

靈敏度就是iPad的靈敏度,真是一個廢話。這衍伸的是查詢、筆記、畫線功能用起來會比較便利一些。

閱讀器有的功能還是有。

基本上閱讀器可以做到的功能,App也都有。包括調字體和大小之類的,要跳到特定章節頁面也同樣方便。還有Kindle Unlimited之類的資格也都可以透過Kindle App使用,而且是彩色的,也有繁體中文介面。

另外,由於iPad之於我定位就是沒有裝任何SNS(可以參考這篇),所以也不太會有閱讀時跑去做其他事的干擾問題。

以上,我很快就因為懶惰的性格被iPad作為閱讀器的優點給深深迷惑了,甚至有一度想要賣掉我的paperwhite。

留下Kindle的理由

但我冷靜思考以後,還是覺得要把Kindle留下來,捨不得賣掉。除了覺得它也是陪我走過了不少閱讀時光,而且不想要「賣掉就沒有Kindle了」(嗯?),還有以下的考量:

隨身攜帶。

日常通勤的時候,不一定會隨身帶著iPad,有時候只是隨意的場合或赴約,方便或穿搭考量就不會攜帶大包包,那麼除非用的是iPad mini,不然隨身包包可能裝不下iPad。就算有帶,在路上滑iPad這件事還是讓我感到太負擔了一點,略顯尷尬,我貼類紙膜沒有防窺功能,還很容易被隔壁毫無保留地看到螢幕,那這樣搭車就只能滑手機了。如果想利用交通時間看點書,Kindle的大小還是非常適合隨身攜帶。靈敏度的問題在路上也還好,因為在路上反正也是不會看多快,沒有太常需要操作。

我有反省一下我想賣掉的時候,是因為疫情根本不太出門。

美,氣質,Paperwhite帶來的自我感覺良好。

這個小標題就是道盡一切了。因為就算在家中持有感到雞肋,拿起Kindle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喔,這真是一台很美的機器,這個大小好可愛,Paperwhite好有質感,好想看書,E-ink怎麼這麼美這麼神奇,我手持一座圖書館耶,之類的。偶爾還會有一種「喔我是一個有電子書閱讀器的人欸」的自我感覺良好湧上心頭。聽起來很荒唐但是這感覺真的是讓人身心愉悅。

防身考量。

最後這算是很哀傷又對我來說很實際的一個理由。

可能我長得就是很好欺負的臉,在德國搭車時遇到不友善對待的經驗也是為數不少(當然也是有很多好的經驗啦,只是這種事就是會發生)。除了那種很直接的嗆聲、歧視、丟東西,也是很常聽到德國人認為你絕對聽不懂,所以用德文在說壞話或直接討論外國人怎樣怎樣的。這件事在我開始實施搭車時用Kindle看德文書的活動以後,就幾乎沒有再發生過了。說起來是很悲哀,好像是用Kindle來證明我的文化資本、來獲得一些「認同」,為什麼需要呢?哎。總之,至少先換取一點安全感。

那為何iPad不行達成同樣效果呢,其實也是可以,只是在這種獲取認同和安全感的脈絡下,我個人觀察德國人是滿愛用Kindle或其他電子書閱讀器的(再次強調我覺得這很哀傷)。再者,一方面是一種在路上滑iPad太大台的負擔感,另一方面實在是不想以非常沈迷3C的亞洲人這種形象待在路上。最後,一個簡單明瞭的理由是iPad很貴不想被撞到。聽起來是沒什麼道理,但可能就是一個感覺問題。好吧,簡單的說,在德國地鐵或火車上看Kindle對我的意義就是裝逼並且防騷擾。

以上,大概就是這三個這麼無聊的理由,但不得不說就是這些相當膚淺的理由讓我打從心底堅定地想把它留下來。說到底可能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方便攜帶的文青icon,我又剛好很喜歡看書吧。

成為快樂的二刀流吧

那麼最後,我現在的分類方式,就是非常想要實體擁有的書買實體,電子書的部分,就是在家用iPad看,出門、移動時用Kindle看,一切分門別類大家各司其職。我是覺得很快樂,也滿喜歡這樣的模式的,幾乎是想看書的時候就有書看,比起全部都是實體書確實是比較方便且節省空間。

感謝看到最後的人,這篇實在不是什麼合理的心得,不過應該滿誠實的。要說有什麼建議,其實如果只能選一個的話,還是推薦存錢買iPad或平板。它們除了還有其他功能以外,就電子書部分的方便程度與跨廠牌的彈性問題而言,我個人覺得仍是較佳的選擇,因為會認真考慮買閱讀器的人應該是有一定的閱讀量,使用iPad或平板不用研究太多相容性問題,反正通通可以看,還可以在各家書店之間盡情比價。當然,如果願意投資,手持一台只能看書的電子書閱讀器,這件事本身確實就可以帶來很多心靈上的富足感,哈哈,推薦大家加入快樂的二刀流行列。

電子書閱讀器/Kindle Paperwhite v. iPad的不專業心得(2021) 有 “ 2 則留言 ”

  1. “美,氣質,Paperwhite帶來的自我感覺良好。"
    看到這句就有點想加入二刀流了。(?)

發表留言